作者: 刘云 张春玲 刘通
“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精品旅游线路受到淄博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共淄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慧晏指示:“要将淄博陶瓷旅游做起来,进而带动淄博工业旅游的发展”。淄博市旅游局局长常传喜在研讨会上发言时说:“‘淄博陶瓷·当代国窑’战略思想提出近三年来,相关陶琉产业摆脱了多年的困局,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而陶瓷旅游是把传统的工业发展成文化创意产业,这对我市的相关行业企业来说,是又一个很难得的发展契机。”
4月14日,淄博市旅游局与相关行业协会召集我市各区县旅游局、相关旅游景区、陶瓷企业、旅行社六十多人对我市的陶瓷旅游作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座谈研讨会上,大家针对市旅游局精心设计的陶瓷一日游、琉璃、文化、山水两日游等九条陶瓷旅游线路踊跃发言,对我市的陶瓷旅游建言献策。以下为日报记者现场采录。
淄博市旅游局局长常传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品牌打造,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慧晏提出,要把陶瓷琉璃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来发展,把发展陶瓷琉璃产业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陶瓷琉璃旅游精品线路,促进陶瓷琉璃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淄博作为全国重点陶瓷产区,发展陶瓷工业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的陶瓷旅游企业要学习借鉴青岛海尔、青啤、烟台的张裕等工业旅游做得比较成功的模式,对现有的模式进行改造升级,密切结合旅游,进一步开发和丰富相关的产品项目,增强陶瓷生产企业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开发具有惟一性、纪念性的陶瓷琉璃纪念品,为游客解决好产品的物流配送,让游客来了以后可观,可玩,可购;对旅行社要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并对员工加强学习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导游和讲解员,将陶瓷产品作为一种艺术品、一种文化来向游客推销,同时推介淄博陶瓷的文化和历史。我们将统一制作陶琉精品线路的宣传品如折页、光盘等,在今年国际旅游交易会和杭州休闲博览会上进行专题推介。
京沪高铁即将开通,这对于我们的旅游业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机遇,全力做好陶琉文化旅游产品,使这个行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淄博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淄博中国陶瓷馆馆长韩克新:
从生产产品的企业到旅游的景点转变都有一个过程,首先,我们应该明晰企业的定位,企业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购物点,而是一个传承发扬文化的场所,应该突出其知识性,历史性,文化性,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其次,企业应与物流和邮政合作,把游客购买的纪念品邮寄到游客的家里,方便游客的购物。最后,加快转变不能只靠行政推手,关键是提升服务水平,而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还是景点的打造。
对于我们中国陶瓷馆而言,首先要改善馆内环境,在大厅里加装中央空凋,使馆内冬暖夏凉,让游客一年四季都能来中国陶瓷馆旅游;其次是加强馆内藏品陈设的水平,以国博为范本来布置展品;再次是调整旅游线路,把现在中国陶瓷馆的正门作为进口,另外在陶瓷馆的西北角开辟一个门作为出口,方便游客的购物。
淄博市轻工行业协会会长邱万勇:
开通陶瓷琉璃精品旅游线路,为全市轻工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3月24日,刘慧晏书记在淄博陶琉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把陶琉产业定位为文化创意产业,这是一个历史性定位,为其强势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
把传统产业提升为文化创意产业,由做传统产品转变为做文化商品,重在融入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人才培养、品牌操作等新文化元素。要实现这一历史性跨越,重在更新思想观念,脚踏实地工作,促进陶琉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淄博市轻工行业协会在认真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对2011年度各项工作目标重新审视,突出“主题主线”组织优化,强化完善“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全力扶持新兴产业”管理运行机制、发挥重点企业集团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培育重点产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合作交流、利用会展推进行业发展等专业求真务实的举措,着眼发挥“淄博陶琉城市名片”效应,组织好5月1日在北京恭王府举办的“印象中国·鲁派内画”全国巡展,出版《印象中国·鲁派内画》高档画册,广泛宣传鲁派内画“国宝”,丰富内涵,扩大外延,不断放大“淄博城市名片”;高档次、高品位筹建的“淄博市工艺美术大师珍品馆”将于今年7月1日开馆,搭建“国内外陶琉名人名品展示、拍卖和艺术论坛”平台,打造更加亮丽的淄博陶琉城市名片,为精品旅游线路增加景点、突出亮点、丰富看点,更好的为前来淄博旅游的游客服务。
硅苑科技副总经理马谦:
山东硅苑陶瓷有着53年的历史,拥有多项发明成果,研制的产品被选入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党政机关使用。面对陶瓷旅游的新形势,我们将加大投入,积极打造陶瓷体验区;扩大展厅面积,增加展品数量,同时积极培训新的讲解员,扩大讲解员队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接待规模,力争满足旅游团队前来游览的需求。
淄博精工美术琉璃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翟照绪:
首先感谢旅游业对传统手工业的支持。打造陶瓷精品旅游线路对我们而言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以前我们企业主要是做出口。为了做好陶瓷精品线路的游客接待工作,我们打算扩建产品展厅,让更多游客了解博山琉璃;同时建立观摩区,让游客在看到产品的同时还能了解琉璃的生产过程,更加加深对博山琉璃的认识,争取让更多的游客喜爱上博山琉璃。
淄博爱美琉璃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即杰:
淄博爱美琉璃制造有限公司是琉璃工艺品专业生产厂家。我们厂区的位置交通非常便利,游客来我们爱美非常方便。在即将到来的陶瓷精品游中,一是改善车间环境,让游客能近距离看到琉璃制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改善厂区环境尤其是卫生间环境,让游客享受到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虽然时间比较紧张,但是我们会全力以赴。
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广文:
作为国家日用瓷生产企业和工业旅游示范点,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现有保存完好的陶瓷烧制传统古窑——龙窑,而且我们举办的国际“木火节”已连续举办了六届,所谓“木火节”,就是用古老的窑炉,用原始的木柴烧制陶瓷的一种传统工艺的再现。今年9月1日,第七届“木火节”就将如期召开。此外,我们正在筹备山东国瓷瓷文化研究院,相信建成后可以给游客更直观的感受。
李梓源艺术中心办公室主任韩蕊:
李梓源艺术中心,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梓源先生于1994年1月创建,现有2300平米的工作室,设有刻瓷、陶艺2个研发机构和两个各400平米的刻瓷、国际陶瓷艺术品展馆。红瓦白墙映衬艺术珍品,呈现出特有的艺术气氛和人文环境。300平米的“陶艺之家”,是各地陶艺家及爱好者创作交流和展示自我的舞台;电窑、汽窑、柴窑用以进行陶艺作品的烧成。热爱陶艺的游客可以亲手创作来感受泥土的纯朴和自然。李梓源艺术中心欢迎各位的到来!
淄博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刘秀丽:
陶瓷琉璃是我们淄博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淄博的陶瓷文化。政府重视并加以大力宣传推广,要求企业予以推动,对我们旅行社来说是件好事,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地接产品。但是怎么推动、推成功、达到双赢,需要进一步研究。即将成立的淄博旅游集散中心,首先确定几条成熟的线路定期定时发专线车,然后,通过不断宣传切实推出去。
淄博中国旅行社总经理陈富湘:
淄博中国旅行社一定全力配合这条旅游精品线路的推广。下一步准备下大力气增强导游的讲解能力,努力把我们接到的第一个旅游团队服务好,打出淄博陶瓷旅游的好口碑,让更多的游客能来到淄博旅游,品味“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精品旅游线路的魅力。
淄博金马旅行社总经理雷鸣岐:
陶瓷旅游可以代表淄博工业的一个侧面。但大多数陶瓷制品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如果让游客自己携带,可能会降低游客的购买欲望。建议下一步与物流公司合作,将游客购买的陶瓷制品以快递的形式邮寄到游客的家中,这样会大大刺激游客的购买欲望。此外,建议企业开放生产过程,让游客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陶琉产品的生产过程。还可在收银台摆上一台POS机,方便游客刷卡购买纪念品。
山东中青旅行社经理汤占新:
建议把陶瓷知识作为淄博导游培训的必修课程,以提高淄博导游讲解淄博景点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在淄博招聘一些陶瓷企业的退休职工作为陶琉旅游专线的讲解员,用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陶琉线路的专业性。提倡淄博人参加陶琉专线旅游,让更多的市民去了解淄博陶瓷,更多的市民会讲淄博陶瓷,由点带面推动外地游客来淄博旅游、看淄博陶瓷。
各个陶瓷景点还要重点突出文化、互动的氛围。如果一进门游客首先看到的是各种价位的商品,那么即使这个地方非常有文化,非常有内涵,也只能被认为是一个“店”,其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首先要从布局上将“店”改为“点”,这个点首先要向游客展示淄博陶瓷发展的历史、陶瓷文化的底蕴、内涵等等。然后再让游客参与到陶瓷、琉璃的制作,提高互动性,娱乐性,加深他们的认识,最后才是商品的选购。这样才会提高游客对“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的感知性,促进陶琉旅游专线的发展。
淄博中环旅行社总经理黄钢:
现在感觉淄博旅游尤其是淄博陶瓷,明显可看的东西比以前多了。不过虽然现在可看的多了,但是大部分都是让游客参观,而游客最为喜欢的参与式景点数量相对来说有些不足。建议增加参与式景点的数量,同时加强企业讲解员队伍建设和本地导游陶瓷知识的补充,以更好地服务游客,满足游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