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于静娴
9月30日,由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主办,淄博齐汇手工艺文化研究院、山东兆霞文化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陶琉会系列活动之一:同济大学校外非遗实习基地签约暨信师傅非遗体验馆挂牌仪式在信师傅非遗体验馆启动,山东省政协原常委陈传玉,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唐海军,原市农机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家森,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善威,亚太杰出陶文化领军人物、地方史志、陶瓷文化专家张道洪;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何雅英,原淄博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常务主席王林福,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方益鸣等40余人出席了活动。
山东兆霞文化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霞致辞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善威教授致辞
非遗传承人信兆国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善威教授签约同济大学校外非遗实习基地协议并现场揭牌
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唐海军与非遗传承人信兆国为信师傅非遗传承馆揭牌
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何雅英与亚太杰出陶文化领军人物地方史志、陶瓷文化专家张道洪为淄博市齐汇手工艺文化研究院揭牌
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唐海军发言
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唐海军在发言中提到:淄博陶瓷,底蕴深厚,薪火相传。作为“中国陶瓷名城”,淄博拥有逾一万三千年窑火不熄的悠久历史,铸就了“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的璀璨名片。近年来,我市陶瓷产业紧扣市场需求,以产业升级与文化创新为双引擎,加速向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艺术化、融合化方向迈进,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在淄博陶瓷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兆霞陶瓷作为承载百年“信窑”非遗基因的代表性企业,自1890年家族窑火传承至今,已实现从传统生产制造向“非遗+文创”、“非遗+体验”的深度转型。如今,企业以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专注为追求高品质生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费者,打造兼具哲思美学与实用价值的高端手工陶器及文创产品,成为淄博陶瓷产业中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典范。
此次合作,是校地双方推动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一次务实行动。它将高校的智力资源与淄博的非遗项目、产业基础紧密对接,意义深远。实习基地的建立,为非遗的学术研究和活态传承开辟了新路径;而“信师傅非遗体验馆”的开放,则为非遗提供了一个面向大众的展示窗口和互动平台。这两者结合,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保护,并激发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