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十美图
昂扬的司晨号余音幽远
飒爽的守夜者正点换岗
伴随着农历戊戌年的临近,“狗”来了!
狗来的是那么生疏,狗来的是那么熟悉——12年一个轮回,谓之生;曾在速写本里跳跃,酣睡,谓之熟。
常听人讲,狗是一种性情特别温顺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化、饲养的家畜。与其它动物相比,狗与人类的关系更近,“人化”的程度也更高——但我总害怕狗,一种莫名的“怕”,尽管没被狗咬过……倒是齐白石先生教我几句话:“尧亦可吠,何况乎君。尽力来几步,自不闻其声。”。试用若干回还真灵!狗不叫了,反对我摆尾“示好”。
其实哪有不吠的狗?“畜狗取其吠”,“狗以善吠为良”,这都是对狗叫(吠)的诠释和重视。
狗来了——是异域的。来的是那样突然,快的措手不及!
1981年我被选为中国国家展览团的艺术家访问德国科隆,现场表演刻瓷,不讲身份,观众有求必应;为西欧伟人造像,亦为动物造像,500马克一件,为国家换汇光荣。
1982年,我又被派往美国参加第十四届世界博览会,在美历时八个月,以书画刻瓷为国家换汇5万美元,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刻瓷艺术的魅力!
正因为如此之历练,目睹了欧美的历史、人文、艺术,也接触到欧美的狗文化(护卫犬、军犬、警犬、导盲犬、牧羊犬、表演犬等统称工作犬)与社会、家庭、人物、人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性——在刻瓷艺术的刀凿声中,惊醒着当年还在沉睡中的人。
如果把狗和生肖狗为素材,在小说、音乐、绘画、电影电视、诗词的形式描述量排个队的话——我想说:“动物万千狗为先”,不怪!
君不见,《老人与狗》、《木木》、《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血狼犬》、《狂人日记》、《挑战不可能》、《父亲与狗》、《忠犬八公的故事》、《老兵与狗》、《外甥狗》……都有着够的身影,凡读过《皮埃罗》的人,无不觉得人的心灵一旦被吝啬所占据,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从人的身上消失,变得冷酷无情!甚至狗彘不若!
君不见,《闲来话狗》的作者于洪亮先生深入“犬营”,体察入微——《讨人喜欢的狗》、《被人溺爱的狗》、《不敢招惹的狗》读罢教人寻味不厌!
西藏的一位作家朋友次仁玉珍曾对狗作过颇为生动的描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说:某某像狗一样的坏。真是冤枉的很,狗不但不坏,而且论感情,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对子女的感情最深以外,其次就是狗对其主人的感情最深、最纯洁和最忠诚的”。
俗话说:“子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啊!
我有使命不敢怠,天真自然是吾师。
狗终于不让我惧怕了——因为我学会养狗了。
2009年7月,淄博市慈善总会、淄博市轻工业行办、淄博市工艺美术协会主办“淄博市首届慈善杯工艺美术大师书画展”并出版作品选,主办方邀请李波、王幼学、赵卫东、赵长刚、王法颜先生作评委。我的国画《司晨守夜者》,以自己养的狗为素材写生创作而成,被评为一等奖——这是善与美的融合,美与善的交响!
光阴如歌,日月如梭……
时间才是一位最伟大的作者!它公平的伴随着一切新事物出现!
农历戊戌狗年即将来临,我将所画过、刻过、养过的犬类创作为《十全十美图》(见上图),但见图中那十只刚刚沐浴过,来自不同国籍的爱犬,各自佩戴不同风格的颈项圈链,飒爽昂扬、精神抖擞、目视前方——整装待发!
忽然想起古人的一首诗:“谁家庭院自成春,窗有霉苔案有尘。偏是关心邻舍犬,隔墙犹吠折花人。”
狗啊狗……